1.圖騰
紋身發展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,圖騰則是紋身的較早呈現方式,圖騰是原始部落時期的一種信仰,迷信某種自然、神靈或者對祖先的崇拜。它用來表示部落的符號或象征。原始民族對大自然的崇拜是圖騰產生的基礎。運用圖騰解釋神話、古典記載及民俗民風,猶如埃及壁畫一樣圖騰是人類歷史上文化的現象。圖騰是有意義的,比如中國對龍的崇拜出現了龍圖騰,古代陶瓷罐子上出現人面魚,瑪雅文化圖騰等等。這種風格的紋身圖案顏色單調,但是意義大過一切,建議了解圖騰文化后再選擇,以免后悔。(如果你真的有信仰可以選擇,圖騰紋身即不好遮蓋又不好洗)
1.文字
文字紋身非常常見,常見到很多圖案紋身都要加一些藝術字,發展至今文字多種多樣不僅僅有網上能查到的花體字,還有熱門的奇卡諾字體。文字是非常有意義的,這種類型的紋身簡單粗暴,能準確地表達你的感受,或者想法性格等等。比如歌詞、你的孩子的名字、出生日期、圣經的經文、名人短語又或者描繪自己的詞匯等等非常多。
3.幾何、點刺
將兩種紋身風格合并,表達空間的方式是點、線、面,幾何又是由線組成的,其實線又是無數個點組成的,可以說兩者是一樣的。紋身風格經常把點刺和幾何圖形互相結合,利用點和線條的疏密、大小來表達空間。這種紋身風格非常具有藝術感空間感。
4.東方傳統
東方傳統意象具有廣闊的背景和豐富的文化、歷史、典故。亞洲美學一直是所有關于手工的東西,機器是很晚進入亞洲的。傳統風格設計規模大,覆蓋整個手臂或腿甚至全身。日本傳統是目前做得較好的,多為日本浮世繪,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、版畫,浮世繪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,主要描繪江戶時期花街柳巷的生活氣息,日式紋身多是黑幫成員。其次說一說中國傳統,中國傳統其實發展至今仍然有很多人帶著有色眼光看,這和歷史和人群有一定關系,歷史原因:古代的一些時期紋身用于囚犯,為了警示人們不要不要冒著被社會排斥的風險挑戰法律。人為原因:現在的社會中有一部分人,為了覺得自己社會人而紋身(可能受“古惑仔”以及日本黑幫文化的影響),這類人百分之99會選擇傳統紋身,不了解紋身意義,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眾多原因造就了如今紋身現狀,有些人甚至可能會去復制朋友的圖來做(有些圖都被人做爛大街了,其實撞圖也是挺尷尬的事情)。還有一部分人把東方傳統統稱中國傳統,其實藝伎和般若出自日本浮世繪,而象神出自東南亞。其實中國傳統應該有很多題材,比如丹頂鶴、唐獅、中國傳統建筑閣樓、國粹京劇都是很好的中國傳統題材,可是能運用的卻少之又少。隨著藝術生的不斷加入,相信紋身圈會改變現狀。
5.school
school分為old school和new school,也可以把school看做美式傳統,戰爭時期大部分軍人都有紋身,用于思念祖國、愛的人或者實體辨別,所以紋身主題大多是女人、鷹、心又或者骷髏,由于工具和顏料影響,old school特點是較粗的輪廓線,單調的顏色,較大的色塊和較少的細節。復古氣息濃厚。new school作為老流派的延續,由于工具、顏料的不斷創新,它拋去了粗粗的線條,追求了線條質感,由于寫實元素的加入,顏色變得多變,由于客人的要求變得多種多樣,主題也推陳出新豐富起來,大量高明度變化的顏色是new school的特點。new school開始紋身藝術逐漸日趨成熟,變成一種獨特的社會流行文化,各種流派風格開始此起彼伏,后面要說的水彩和寫實肖像都是在new school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,school可謂是紋身風格的鼻祖。
6.歐洲新傳統顏色
歐洲新傳統類似于美式新傳統,近幾年歐洲很火,是我較喜歡的風格,我也一直在朝這個方向發展,主題多為女人或者動物,大膽的構思和色彩的運用是我非常喜歡的,線條變化非常多。不多說直接上圖!
7.水墨水彩
我將水彩和水墨分為一類,因為兩者極為相似,只是將黑灰換成了彩色。這種多彩的風格可以遠離黑色輪廓或粗線條;所以這個風格的作品給人產生一種柔和感。這被認為是一種新的風格,大概只有5-10年的發展。完成的作品會像一幅水彩/水墨畫一樣。
8.black work
黑灰風紋身,近幾年非?;?,適合喜歡黑灰變化的紋身熱愛著。通過墨水的配比和刺入皮膚深淺來完成作品的黑白灰變化。主題隨意不受限制(多用于詭異恐怖風紋身)。
9.肖像
紋身師必須在這個的領域非常熟練,能夠將一個人的肖像傳達到另一個人的皮膚上。并且必須有非常好的繪畫基礎,熟知人體骨骼結構,能夠完成肖像制作的紋身師必須有高超的技術和天賦,一定要挑選一個非常非常厲害的紋身師(其實應該把肖像歸并到寫實里的,但是做肖像的人實在太多了)
10.超寫實主義
對紋身師要求極高,對整體畫面的把控,物體結構到顏色運用一個也不能錯,超寫實主義紋身大多沒有困廓線,這種風格甚至能把紋身做得像一張照片,沒有豐富的經驗和高超的繪畫技巧是不可能完成的!缺點是不便宜,沒錢看看就行了,不要打我。